最好的还债方法
债是个神奇的存在。有的得拿钱还,有的得拿命换;有的还不起,有的还不清。有人欠,有人赖;有人赊,有人赦。你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兴许脑海里不自觉就冒出了几个有关债的成语谚语。因为关于债,有太多故事。
一枚传播学博士僧的生活及思考
债是个神奇的存在。有的得拿钱还,有的得拿命换;有的还不起,有的还不清。有人欠,有人赖;有人赊,有人赦。你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兴许脑海里不自觉就冒出了几个有关债的成语谚语。因为关于债,有太多故事。
今天我参观了国家动物博物馆,很开心。在此要大大感谢@RedDogLoop,他不仅找来了馆长和史军给大家讲解,还事必躬亲(报名、发票、指路、领队、抽奖、合影……),好感人呀!最重要的是,逛完博物馆,我又有信心承认自己本科念的是生物了,哈哈。
我即将迎来人生中最大的一笔稿费。对于不靠文字吃饭的我来说,这笔接近五位数的稿费简直要把我激动死了(呃…税后就没那么接近了)。将来我老妈再数落我书买太多的时候,我就可以像王佩老师那样,义正言辞地说:「这是我的生产资料。」
「yihan,你太令人发指了!」yanyan对我说,但她说这话时却一点儿都不生气,反而笑容满面,她笑起来还挺好看。
遇到问题,你怎么解决?问人还是直接谷歌?
昨天去参加高中同学婚礼,见到不少六七年没见的老同学。
2013年,我没嫁人,没恋爱,没读phD,没赚大钱。按市面上对“人生”的定义,我的2013应该算是残缺不全吧,但对我而言,这一年却意义非凡。
千招不如一招毒。每次老爸批评我兴趣太广泛,就会说这句。
人们通常把主意多的人称为“空想家”,或者斥责其不知道稳扎稳打,就知道白日做梦。 我一度也挺同意这个看法,所以经常镇压自己脑袋里的想法,免得背上“空想家”的恶名。
我们都经历过“两耳不闻窗外事”和“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阶段。但回过头来看,我发觉自己过得最充实的日子,或者学习最多,体会最深的几乎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日子。
人工智能会成为现实吗?有一天,人是不是也能创造出有自我意识的机器或生物呢?如果人工智能成为现实,世界又会成为什么样子呢?
「2013年对我来说最大的一件事,你知道是什么吗?」小发问,神情有几分凝重。
第一次听说蝴蝶效应是在高中,那时被这个所谓的“亚马逊上一只蝴蝶的振翅能引发南美洲的海啸”唬得一愣一愣的,觉得那么微小的事物怎么可能最终会造成那么大的影响呢?
《圣经》给了我许多智慧。同样的故事,以前读和现在读,感觉全然不同;随着我阅历的增长,同一个故事,教会我的东西却不同。今天读到了列王记下,其中一个简单的故事打动了我,它让我发现《圣经》是何其博大精深!就算有人一年只读1本书,如果那本书是《圣经》的话,学到的东西恐怕比一个读了100本书的人还多。
一直对写作战战兢兢,但《On Writing Well》这本书给了我许多鼓励与启发。今天花了两个小时写了篇小文,谈了谈我的信仰,还大加想象了一番如果我是撒旦我会怎么做。写完后,深感只有实实在在的写才能提高写作水平呀,写完后改了半个多小时,文法句式用词都发现很多不足。嗯,我还要继续练习!
《安娜·卡列宁娜》的第一句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可是,这句话背后至少有两个问题:幸福如何而来?不幸又是如何而来?当我读完托尔斯泰写就的这部巨著时,我心里有了答案。
有很多原因都会让我犯拖延症。
走到朋友家的卫生间,看到洗发水跟沐浴露居然跟我用的一模一样的牌子,心头瞬间有种“吾心安处即吾家”的感觉。
这次想聊聊《舌尖上的中国》这部本土产的纪录片。这部片拍得太感人,我实在不忍心仅仅在微博上随口说几句褒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