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舌尖上的中国》

这次想聊聊《舌尖上的中国》这部本土产的纪录片。这部片拍得太感人,我实在不忍心仅仅在微博上随口说几句褒奖的话。

整个团队为它所付出了多少心血呢,向团队敬礼!当镜头停留在举家欢庆新年的幸福笑颜中,我看到了镜头背后思念亲人的摄影师。当镜头捕捉到一个个动人的画面时,我看到摄影师忙碌的在一堆脚本中一边跟导演商量一边用心寻找最佳镜头的焦急与疲倦。当看到一个又一个在镜头切换下呈现出的祖国的大好河山时,我看到了高速公路上,山间羊肠小道里穿梭不停的一辆吉普车里3、4个倒头补觉的工作人员和2个兼职开车的全能工作人员。

这是凝聚了一小撮人无数心血的作品,我们越是享受它,剧组背后的付出就越是超过我们的想象。 这个系列一共有7集,我只看了3集半,爱不释手,真的不想一口把全部都看完,省着点儿看吧!

这部纪录片没有导游这样的角色。所有的故事都是直接由农民亲自用手、用劳作、用最朴实的语言跟我们讲的。旁白很平淡,没有刻意煽情之处,只是我常常看着看着就泪湿了眼眶。

蒙古族捕鱼人一年一度的祭湖活动体现了古朴的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无论条件多严苛,他们的渔网眼都是6寸见方,这样才能保证不会误捕小鱼。生长在云南的卓玛跟她妈妈在雨季时候凌晨三点就动身赶往15公里外的山上,为的是能抢在别人前面采到只有在天然环境下才能生存的松茸。新鲜的松茸味道鲜美无比。可采松茸的人却吃不起它,卓玛平均走一公里的地才能发现一朵松茸,品质上乘的一株能卖到80块,可是6小时后这松茸出现在东京超市里时价钱却变为700块。可感动我的不止是这个,而是卓玛和她妈妈每次采摘到松茸后,小心呵护般的把土填好,为的是保护松茸的菌丝。这是她们跟大自然的约定,也是跟当地人的约定。

在看这部片之前,我对腌渍的食品并无多大兴趣。可是,当看到人们在过去简陋的条件下,动用民间智慧,将一株株大白菜、一条条鲜活的鱼、一只只肉色鲜红的猪腿经过重重繁复的手工工序腌渍为上等美味的时候,我也不禁感慨万千。这些腌渍美味里凝聚的,是多少光阴,多少汗水,多少记忆呢?难怪韩国人离了辣白菜活不成呢,因为辣白菜已远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多的是对故乡,故土和对家人的眷恋吧。之后去餐馆,看到熏鱼、腊肉,我莫名感动,想到这些珍贵的食物,既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人类辛苦付出所得,顿时对食物产生巨大的敬畏之心,不敢有半点浪费。

《舌尖》最妙的地方,是用镜头捕捉了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鲜活的故事,最后串起了整个中国觅食、主食、加工和烹饪的历史。所有片中出现的人,他们的音容笑貌,汩汩的流淌为整部片子的一部分,那么生动,那么令人着迷。这不仅让人了解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唤起了人们对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的思念。外婆、外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你们过得好吗?

外婆做的仙草腐、肉麦饼、水饺、蒸鱼⋯⋯要拿什么来填满,我的思念?童年的记忆,该是我们永远魂牵梦绕的梦吧,而那些记忆中的味道,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将陪伴我们左右。

Written on May 18,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