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与离线——暨2016新年打算
三年前,一朋友跟我说,搭飞机是最好的时光,因为只有在飞机上他才可以心无旁骛地读书。我不以为然,哪里需要飞到一万米的高空去找清净?吾心安处便是静。
一枚健康经济学家的生活及思考
三年前,一朋友跟我说,搭飞机是最好的时光,因为只有在飞机上他才可以心无旁骛地读书。我不以为然,哪里需要飞到一万米的高空去找清净?吾心安处便是静。
题记:2018年的秋天早已过去,今天突然翻出这篇写于2015年的老文。当年觉得写得糟糕就没发,如今再读竟颇感慨,感谢自己记下了这份感触。 —— 2018年11月27日
当然,R指的是统计软件,不是人名。
昨天是新加坡国庆日,不是一般的国庆,是五十周年大国庆!
孟母三迁不止适用于读书,还适用于健康。社区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小觑——医学杂志Lancet(柳叶刀)最新出版的《肥胖》系列专题就详细探讨了这一问题。其中有一幅信息图绘制了政府、学校、食品制造商、食品零售商与个人之间互相作用的关系。颇有启发,于是便顺手翻译了一下。
明天是星期五。
博士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通知书都到手了,今年八月就要读博去啦!不知接下来的四年,是读博,还是赌博。
我发现,近来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中悄然出现一股恭维富人名流的新风潮。
前阵子,我爸妈回了趟老家,然后把外婆接来福州玩。开心了没几天,外婆就在家里滑倒了,手臂摔骨折,腿也受了伤。好在伤势不算特别严重,做了个手术,两周后就出院了。外婆出院时,隔壁床的叔叔恭喜外婆,祝她早日痊愈,而他自己一时半会儿还出不了院。他原先是切海带的,切的时候出了意外,腿被海带卷了进去,就只好截肢了,现在每天都要打点滴消炎。他在病房里跟普通人没什么样,醒着的时候看看电视剧,吃吃水果,并没有呼天抢地抱怨生活不公。生活总要继续,不知他将来会做什么营生,我没敢问。
我的回答是:没有。
月亮、象牙、仪器, 玫瑰、台灯、丢勒笔下的线条, 一到九,还有那变幻莫测的零, 我得假装相信,真有这些东西。
by G. K. Chesterton
纯洁是盐,
盐浓到一定程度,
就盖过一切味道,
只剩咸。
应邀参加LostAbaddon发起的译诗活动,多谢小米邀请哈。
每次弹出iOS系统升级通告,我总感到厌烦。光下载个升级包就要好几个小时,下载完想安装却发现系统容量不够——得腾出5GB左右才能装新系统。好不容易删来挪去腾出空间升好级,却发现好些App不兼容了,耗电速度也哗啦啦快了不少。
你可能觉得这是梦。然而在卡夫卡笔下,这是现实。
简书不缺爱书人,所以#冰书挑战#开始后,我的TL立马被各类书单刷屏了,连饱叔这样唯恐大家被书洗脑的人都开了书单,可见书单的品类有多丰富。但有一类很好也很重要的书,我却没看有人推荐,那就是——辞典。
我写这篇论文,是想做个试验。传统上,文学评论是用来评判书的。要评价一个人阅读品味,就得看他读什么书。据此推断,说一个人阅读品味糟糕,就是说他读的书很烂。我很想知道,如果把文学评论的对象和步骤都反过来,结果会怎样。比方说,我们不以书本身的质量为基准,而是以读者类型或读书方式为基准,以此来衡量书的异同、好坏。按这种标准,好书就是以某种方式阅读的书;烂书则是以另一种方式阅读的书。我倒想试试看,用这种方式来定义书的好坏到底可不可行。
我要一杯纯的香芒果汁, 可你卖给我的果汁里加了香瓜。
读名著是为了什么?书店里有那么多书,为什么要读名著呢?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选自己爱看的不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