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狗的寓言两则
今天我想讲讲关于狗的两则寓言。
我总觉得现在的狗越来越不像狗了,太萌,太蠢,太温柔,连骂人“猪狗不如”都没以前那么有杀伤力了。狗虽然一直都是人类的好朋友,但以前的作家似乎对狗不怎么客气,动不动就借狗讽刺人。安徒生写过一则有关狗的寓言。说有只狗在山上跑着,跑饿了,刚好听到山顶有人在摇铃唤人吃饭。它一听,立马激动得往山顶奔去。结果才到半山腰,铃就不摇 了,而此时另一山头的山顶上也有人要起铃来唤人吃饭。它见机行事,即刻下山往另一座山奔去。可刚跑到那座山的山脚下,铃又不摇了,而原先那座山的铃却又摇了起来。就这样,这只狗在两座山之间奔来跑去,最后饭点过了,谁都不摇铃了,那只狗连个骨头渣渣也没吃到。
这则寓言的标题是《这个寓言说的就是你》,读完后我果然有中箭之感。现在是个全民转行的年代,大家都觉得对面山头的风景更美,结果跳来跳去,什么都没学到。刘瑜坦言自己“干一行,恨一行”,没做学术时很想做,做学术后却又无比厌烦。她说她有时无聊得超级想改行当家庭主妇,但又害怕自己飞快地恨上这一行, 所以一路纠结。嗳呀,简直是我的写照!好在我虽然在不少领域游荡过,对文学和语言倒是一直喜爱着,不管外面风景如何变,铃铛摇得多响,我还是有自己爱读的东西,而且也一直坚持翻译自己喜欢的东西。希望2015年,能继续坚持下去。不知道你读了这则寓言怎么想,希望不要像我这样轻易中箭噢!
还有一则关于狗的寓言,由于历史太过悠久,出处已经无法考据了,名叫《牛棚里的狗》(Dog in the Manger)。说的是有只狗待在牛棚里,牛棚里垒满了干草,可惜干草不是骨头,没法儿吃,所以这只狗对这些干草深感厌恶。不久,来了几头小牛,干草可是 牛的最爱呀。可它们刚刚张口要吃,狗就狂吠起来,凶猛极了,把小牛都赶跑了。小牛很生气,说,你太不公道了,你拦着我们不让我们接近干草,而这些干草明明 对你毫无用处。
这只狗硬是不肯把对别人珍贵而对自己无用的东西给出去,也许是因为妒忌、贪婪,或是恃强凌弱。中国也有不少类似的谚语,比如“占着茅坑不拉屎”,“损人不 利己”之类的。人性是相通的,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故事,说明不管文明程度如何,人都无法完全摆脱这些恶。好在这些故事流传了下来,能不断提醒我们。我今年 25岁了,这样的“恶狗”不知当了多少回,虽然自己免不了认为护着的东西好歹比“干草”有用些,但在“小牛”看来,也许性质也半斤八两。那些跟着我搬来搬去的行李可能最有感触了,明明可以送给更需要的人,可我却一直留着。此外,我应该还有其他更隐形的表现吧。比如看到一些好的但自己不想要的机会,但因为懒 惰没有及时推荐给需要的人,也算是变相的恶吧。
再举个现成的例子,比如说明天的情人节。我已经好几年没过了,所以这个节对我全无用处,但对别人来说也许是意义非凡的。但因为自己过不上,我潜意识没准也会贬低这个节日的意义,心想反正最终热闹完得益的是商家,情人倒是累得半死。你看,这也是“恶狗”心态的变相流露呢。人总是要庆祝的,总是要以某种方式来 纪念一些重要的事,不可能把365天都过成母亲节、情人节或春节。既然设立了这样的节日,不妨好好感恩,想办法让它变得更有意义,而不是贬损节日的同时, 却没有为身边的人做任何事。与喜乐的人同乐,与哀哭的人同哭(罗马书12:15),也许这就是我们送给他人的一份美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