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买房记

俗话说,毁掉年轻人梦想最快的方式就是让他/她在一线大城市买套房。看来,我的梦想是玩儿完了。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我的梦想还轮不到被房子碾压——早被博士论文碾成渣渣了。每当我读到大师天才的作品,头就低到尘埃之中,深感自己技不如人,没有任何价值感。无法实现自我价值就更加羞于动笔,于是就恶性循环,开始逃避自我。好在,我不是一个人。当年刘瑜新婚后去剑桥任教时,曾写下以下文字:

逃避自我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结婚,比如生孩子,我最近发明的方式是看房子。虽然我现在可买可不买房子,虽然college给我很便宜的房子住,虽然一旦买房我将立刻破产,但,在改论文迫在眉睫之际,我急中生智,想到了看房子。四处看,打电话,查询mortgage、remodeling信息,给看的房子制作表格。

她看房的最高纪录是一天8套。房子看完后,她也没闲着:

就像那些发明金融衍生工具以套现的华尔街牛人一样,我很快发明了很多看房“衍生事务”,实现了进一步拖延论文的战略目的。

这些“衍生事务”包括:研究IKEA网站和catalogue(三个晚上);研究铺地板贴瓷砖Do-It-Yourself的难度和可节省费用(四个晚上);研究墙纸的种类的样式(两个晚上);研究refinish厨房卫生间和refit厨房卫生间的成本区别(三个晚上);研究剑桥的装修界现状(一个晚上);研究英国的厨房安装改造界现状(两个晚上);研究银行贷款利率(三个晚上);研究汇率趋势(一个晚上);研究并预测宏观经济形势及股市、房价走势(五个晚上);为成功砍价而窃喜(三个晚上);窃喜之后痛悔自己的决策(四个晚上);反反复复登录蚊米和我的所有银行帐号一次次审视我们存款数字后面是不是少了一个或多个零(无穷个晚上)……

说自己的梦想被论文毁了实在太丢脸,还不如被房子毁。于是我赶紧拉上老张,开始张罗买房。就这样,多年后,跟刘瑜素不相识的我,几乎把她当年做过的事全都做了个遍,期间还踩了不少坑。但忙活完之后,面对自己选的小屋,想象着将来跟老张一起在那里生活的场景,还是感到深深的满足😌。

下面说说买房期间的种种感悟。

说起选房标准,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这条放之四海皆准的准绳——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但一开始我对location的理解非常狭隘——离地铁站近,离市中心也要近。但实际上,伦敦并不像北京城那样有非常规整的几环几环的划分,由于历史原因,伦敦城区的拓展很不规则。因而距离的单位并不是地图上的绝对距离,而是点到点的时间。有些地方地图上挺远,但地铁/火车/轻轨班次多。有些地方看着近,但周围人烟稀少,可能二十分钟才来一趟车。以交通时间作为距离单位后,可选范围一下子扩大了不少。

除了离市中心远近,地段好坏还体现在学区上。一开始老张跟我说一定要看房子周围有没有好学校时,我感到万分惊讶。原来学区房这个概念不仅仅是天朝有啊。英国有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特别好的公立学校教学质量跟私立学校不相上下,但好处是免费。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的代价就是你得在学区旁边买房子呀。其实美帝也是一样,房产税是变相的公立学校学费。

此外,还要看房子周围的基础设施,有没有公园啦,图书馆啦,购物中心啦,医院啦,离泰晤士河近不近啦之类的。噪音也是一大问题,要看房子上空在不在飞机的航道上,房子周边有没有铁路或主干道。这些大家心里都有数,具体的我就不展开讲啦。

讲完了地段,就不得不提产权啦。一般产权分永久产权(freehold)和契约(leasehold)两种。永久产权嘛就可以一代代传下去(如果后代能赚够遗传税的话),契约嘛都有到期的时候。一般契约少则有125年,多则999年。125年看着也够好多代人住了,但实际上租期一旦降到80年以下,很多银行就不愿意放贷款啦,房价也就应声而落,甚至腰斩。当然,也可以花一笔钱续约,但地段好的地方续约费通常很贵,甚至有贵到够交首付的程度。在产权方面,我跟老张早已达成共识——当然要选永久产权啦!

说完产权,还得提一下英国的老房子和新房子问题。我的印象中,大家都喜欢住新房子。新房窗明几净、家具锃亮,让人赏心悦目。而记忆老房子则常常光线昏暗,暗藏蛛网,甚至还散发出一股霉味儿。但在英国,大多数人还是喜欢住老房子,尤其是维多利亚时期建造的百年老房。一方面,这些老房子外部保留了时代特色,多数内部也经过一定的改造翻新,还通常配一个别致的小花园。另一方面,老房子通常位于成熟的社区,坐拥千八百年的历史,几乎每条街区都出过几个名人,随意踱踱步都好像在翻阅历史文明。

在这方面,我跟老张算是踩了坑。我俩呢,既想住新房,又想住老社区,挑了半天才找到合适的。哪想到最后才发现屋主在造房子的时候背离了原先申请的建筑方案,所以拖了三个月也没搞到产权证。无奈之下,我跟老张只能重新开始寻觅,好在最后找到了一个刚刚翻新完的维多利亚老房子。喏,真相是这样——

门口

客厅

厨房

主卧

最后就是钱的问题啦。嗳,真是一把辛酸泪。只能说感谢脱欧折扣,也要感谢爸妈的部分资助。反正我跟老张现在两人都几乎身无分文了。所以呢,老张要哼哧哼哧地赚钱还贷,我则要滚去写论文早日毕业找工作给他减负!

梦想呢,我想还是可以起死回生的。且听下回分解。

Written on March 4,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