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摸得着的美

还记得去年3月老张跑了好几趟超市储备生活物资,生怕疫情期间断水断粮。转眼过了16个月,英国早已全面解封,甚至初步实现了群体免疫,连延期的东京奥运会都已开完闭幕式,把接力棒转交给了巴黎。国际大都市似乎都重新恢复了活力与元气。但捱过数月精神粮慌,一度觉得身边触手可及的美不够体验的我还是有点后怕——还是得趁解禁期间提早囤一点儿美,防患于未然。

常言道,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要你愿意去寻找。这么说来,又何必去囤?但长期封城与慢性远程工作之后,我觉得还是藏美于民比较稳妥。因为即便你愿踏破铁鞋去寻,也未必翻得过南墙。只可远观之美固然好,但看得见摸得着更实在。

看得见摸得着的美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花草啦。前两年我都种了番茄,尝到了鲜爽的维C。虽然我也想像yihui兄那样做上一桌自家产的菜一饱口福,今年的我却格外想一饱眼福,于是就把苗圃让给了薰衣草、David Austin 玫瑰、百合、芍药、绣球、百子莲、金银花、十字茉莉…… 我跟老张分工合作——他浇水施肥除草赶蜗牛,我剪枝插花换水,虽然每种花的花期都不算长,但它们花期刚好不同步,花开得此起彼伏,家里的花瓶从五月到现在几乎都没闲着。每天被鲜花内拥外抱,大大地花心了一把,哈哈哈。

home_blossom1

不过花叶再繁茂,花期也是有限的。虽说我做了好几包干花想留住它们的味道,但鲜花终究不能陪我入秋过冬。这时候,我就需要另一种能陪伴我更久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啦!

home_blossom2

故事还要从封城期间,我在家附近到处window shopping的经历说起。虽然封城期间只有超市跟饭店能正常营业,但许多店家依然隔三差五就更换橱窗里的展示品,因此逛街就变相成了逛博物馆——啥都能看,啥都不能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家画廊:MazeBarnes & Henley。每次路过,我都被橱窗里挂着的三两画作深深震撼。震撼的不在于画得多惟妙惟肖,而在于那种瞬间被卷入另一种时空的体验。任何一种媒介(不限于书、看影、短视频)都能带人穿梭时空,但好的画作能带人入梦,或还原放大人们经常忽略的现实。

Paul Bennet Golsa Golchini

以前我绝不会进画廊,甚至都不会在门前逗留,因为深知艺术水深,而我荷包浅。而封城期间没了进门“消费”的压力,在橱窗外徘徊再久也不会惹人嫌,所以每次路过我都会停下脚步看看,也会期待下次经过会展出什么作品。上图Paul跟Golsa的作品展出时,我都驻足凝望了好一会儿。

解封后,我也第一次鼓起勇气迈进了画廊的门。感觉跟逛博物馆很不同。画廊不大,里面的作品大多出自还不怎么知名或者刚刚小有名气的,还活着的,甚至就住在附近的艺术家。而博物馆里展出的多是被盖棺定论后的经典之作,能引发共鸣的作品是少数,逛的时候关注更多的是评论家的解读,而不是作品本身。逛画廊有点像读朋友的随笔,逛博物馆则更像读经典,各有各的好。

而且我发现,其实艺术品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贵到不可承受。只要艺术家还没出名,那么原版画作也就是十几件衣服的钱,而限量发行几十份的print则只要一两件衣服的钱,不限量发行的print则更加易得。而邀请这些作品进家给我带来的幸福感还是远胜于额外的衣服。下面的两幅是最近挂上墙的,第三张还在路上,有些还在wish list里,下次再分享。

zhang turquoise into the blue

封城给我带来的另一个改变,就是让我从Kindle书重新回归纸质书。Zoom跟Team把同事的脸都压扁,把所有人的脑袋都整整齐齐摁在屏幕上,而默认的屏幕只能显示16个人,之前时常看见的不少同事就这样被隐藏到了某个角落,似乎一年多都没见一面。这也算一定程度的物化人了吧。由此及彼,Kindle就像一座窗户只有纸片大小的城堡,虽容纳得了一海的佳作,但也让无数经典埋进内存条深处,无人读取。我还是让书本们找回存在感,让它们时不时能闯进我的视线,提醒我去翻阅比较好。

做了这些改变,我想,今年冬天我应该不用怕闹精神粮荒了吧?

Written on August 16, 2021